<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_365黑道老大免费观看第一季在线_日博365哪个是真的

        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陈来主编《清华国学》第一辑出版暨卷首语、目录

        来源:儒家网作者: 2022-11-03 10:37

          ISBN:978-7-5228-0409-5

          定价:128元 

          版次:2022年10月第1版

          《清华国学》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力求跟踪清华及国内外其他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动态,刊发国学研究的最新文章,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持续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每辑以一个专题为主导,深入关注当下研究热点。本辑以『朱子学』为核心,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化进行深入阐释。

          【卷首语】

          1925年清华成立了研究院国学门,亦通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不长的几年办院历史里,培养了70位学有专长的国学学者,其中有几十位后来成为我国人文学界的着名学者或国学大师。清华国学研究院几位导师的研究在代表了当时我国国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清华国学研究院创造的辉煌与产生的影响奠定了清华初期的学术声誉,清华国学研究院也成为清华大学百年光荣历史传统的一部分。

          清华国学研究院是我国近代文化教育发展的产物,它以“学术第一、讲学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开创了清华大学早期人文学研究的黄金时代。清华国学研究院师生共同创造的这一辉煌历史业绩对后来清华各个学科的发展都有示范意义,也构成了清华人文学科三四十年代卓越发展的先导。不仅如此,清华国学研究院兴办的成功经验也为清华大学理念的提出,提供了实例和基础。我们知道,梅贻琦先生1931年提出“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其心得与提炼,正是和他曾兼管国学研究院院务,与梁启超、王国维等大师有过具体合作的经历密切相关的。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教研实践显示,清华国学研究院对国学和国学研究的理解,始终是把国学作为一种学术、教育的概念,明确国学研究的对象即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以国学研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则注重吸取当时世界上欧美等研究中国文化的成果和方法。这表明,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国学研究从一开始就不是守旧的,而是追求创新和卓越的;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术追求,不是限于传统的学术形态与方法,而是通向新的、近代的、世界性的学术发展。

          这种求新的世界眼光,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得以取得如此成就和如此影响的根本原因之一。事实上,在20世纪20年代,在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所的,清华并不是第一家,但最终还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后来居上,声望和成就超出其他国学院所,成为现代中国学术史的标志。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聘请一流学者担任清华国学院的教授,如王国维、梁启超本身是当时我国国学研究的大师,其学术研究代表了当时我国学术的最高水平;二是清华国学研究院以中西文化融合的文化观为基础,在中国文化的研究方面,沉潜坚定,不受反传统的文化观念所影响;三是把国人的国学研究和世界汉学的研究连成一体,以追求创新和卓越的精神,置身于世界性的中国文化研究前沿,具有世界的学术眼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清华大学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都达到了当时国内的一流水平,对中国近代的学术转型与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大力发展人文社会学科已经成为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清华广大校友和校内外各方面的极大重视和支持。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同时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发扬清华学派“中西融合”的文化观,全面推升“文化自觉”,深入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重建国学研究院是学校发展文科的重大举措,是清华大学新世纪文科规划发展的重要一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是直属清华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机构,研究院以“中国主体,世界眼光”为宗旨,依托清华大学现有人文学的多学科条件,大力发展校内外、国内外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力求把“清华国学研究院”办成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决定创办一份新的集刊《清华国学》,借这个园地,以文会友,会同中国文化的众多研究者,推动中国文化研究的不断进步。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2022年5月

          【目录】

          卷首语

          纪念朱子诞辰890年会议专栏

          朱熹对中庸之道的诠释与建构丨朱汉民

          艮斋性理学的结构及其特色丨张学智

          经学入宋与宋元明经学的变革丨向世陵

          蒙培元先生的朱子哲学研究丨刘丰

          因小学之成以进乎大学之始——浅谈朱子之“小学”对于理解其《大学》工夫的意义丨郭晓东

          试论朱子与阳明学体用观的差异——以二者对“体用一源”命题的诠释为中心丨高海波

          韩国朱子学视域中的饶双峰《大学》解丨许家星

          朱子易学对于《太极图》与《先天图》的交互诠释丨陈睿超

          朱子论气化的世界丨赵金刚

          “纪念朱子诞辰89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丨魏鹤立 索巾贺

          佛学研究

          中古佛教的师弟之道和孝道观念丨圣凯

          黑水城文献中发现的藏传佛教替身仪轨研究丨侯浩然

          经学与子学研究

          郑玄经学与汉晋郊天礼——以圜丘为中心丨陈壁生

          君君臣臣——《丧服》所见之封建关系丨杨帆

          从天志明鬼看墨子道德思考的二重向度丨李卓

          义利之辨——《盐铁论》中贤良文学尊孟立场的展开丨钮则圳

          “三代”的发展与回归:对龚自珍“以制作自为统”的命题新释丨高思达

          清华国学

          莘莘年少子,相期共艰危——1920年代的梁启超及其教学生活丨黄湛

        编辑:张懿程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